刘海戏金蟾的典故
管山的云雾里藏着一段被雷火淬炼的往事。相传玉皇大帝念及管山钟灵毓秀,特遣仙宠蛤蟆与乌龟下凡到管山修建寺庙,然而蛤蟆却误入歧途,因贪吃稻谷而被雷公严惩。之后它洗心革面,改过自新,以害虫为生。天道轮回,祸福相依,蛤蟆族中一灵秀者私越界碑,与岸边蟾蜍相恋,诞下一妖孽。此妖孽背生琥珀纹,体型硕大,常栖水边,百姓俗称”水鸡”。水鸡承袭两族戾气,凶残贪婪,竟以蛤蟆幼崽为食,其哀嚎之声响彻管山。据《黄州府志·异闻》记载”管山有怪,声似婴啼,食蛙啖蟾,民不敢近”。
吕洞宾携弟子刘海来管山修行,二人闻悲声寻至黑壳石边,见黑壳石水库浊浪滔天,水鸡正兴风作浪,岸边蛙尸遍野。刘海想起《度人经》中”天道无私,惩恶扬善”之语,便奋勇上前相搏。激战三日,妖孽腾卷起黑风浊浪,经过龙王尖窜入管山水库。刘海亦足踏罡步,紧追不舍,吕洞宾所授纯阳指金光闪烁,与妖孽的阴煞之气激烈碰撞,爆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。大战至凤凰头崖处,妖孽一腿被喙岩卡住,千钧一发之际,刘海身形骤转,指尖凝聚纯阳之力,凌空一指点出,金光如虹,瞬间将妖孽一腿斩断。妖孽哀嚎震天,血溅三丈,拖着残躯化作一道黑影,遁入黄龙洞。
吕洞宾见妖孽虽为恶,却有灵根,念及“众生皆可度化”,遂于仙人大座岩边禀明太上老君,携其往月宫疗伤。嫦娥取桂树甘露混金丹粉末敷其伤,伤口竟瞬间愈合,唯三足之身。吕洞宾见其心性渐明,遂以纯阳仙法点化,使其习得口吐金银财宝之能。水鸡戾气尽消,感仙师不杀之恩,愿臣服刘海门下,以功赎罪。因其身具蟾蜍基因,又能吐纳财宝,刘海遂赐名“三足金蟾”。刘海携金蟾返回管山后,每遇贫者,便令金蟾吐金银相助。《黄州宗教志》载”刘海居管山时,日施千金,惠及乡里”。由此衍生”刘海戏金蟾,步步钓金钱”的典故。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:https://news.geekerdream.com/7008.html